此篇介紹交易策略評估第三個面向,也是最後一個主要的評估重點。前兩個面向,KELLY 值 及 獲利風險比 是策略的特質,而這篇要說明的是損益期間,可以說是策略的表現。
為何還需要這個面向的評估,有兩點需要考慮
- KELLY值從勝率、盈虧比來看,就算是很好,也不見得適合使用,例如交易次數可能太少、獲利不足。
- 獲利風險比就算是很好,但我們不瞭解期間內的損益表現是如何,可能導致我們沒辦法長久使用。大部份原因是失去耐心。
以範例說明如下圖,A策略及B策略的評估。
兩策略測試條件及期間相同,
KELLY值方面,A策略19.68大於 B策略14.69
Pro/D值方面,A策略19.15大於 B策略10.87
但是以每年報酬來看,明顯B策略比A策略穩定
那你覺得哪個策略比較好呢?
每年損益波動的原因很多,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行情波動,行情波動較小的年份,獲利也小。這表示A策略比B策略容易受到行情影響。這是很常見的策略比較的範例,尤其是在當沖策略和留倉策略的比較上,當沖單的勝率較高、風險較小,如果光是以前兩個評估指標來看,當沖單一般來說都比留倉單好。但考慮到年期間的報酬就不一定是這樣了。
這對實際操作面也很有影響,假設我們使用的是在沒什麼行情就賺不到錢(還容易賠錢)的交易策略,幾個月下來都賺不到錢,那還有信心繼續用下去嗎? 如果是自有資金,可能彈性還比較大,如果是有成本的資金或是在公司自營部門操作,金主或老闆有可能等你這麼久嗎? 實際上,兩三個月沒賺錢,就沒人是有耐心的了。
回到策略的選擇,A策略及B策略的單選題,真的就是要看需求了,虧損忍受度低,要求高勝率是很重要的,那應選A。反之,需要較穩定的獲利表現,B策略則是較好的選擇。但更好的方法是兩者都選,這也是策略分散主要的觀察點,A+B策略會比A策略*2或B策略*2要好,而且不同策略一起執行可以讓Drawdown更降低,這是之後多策略組合評估的主題之一。
總結一下單一策略的評估,有KELLY值、Pro/D值及損益期間觀察,這適用在同一策略底下作參數選擇的衡量方法,也是瞭解交易策略的幾個特性,真正瞭解之後,才有辦法在未來日子和它相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