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

程式交易利用選擇權避險 – 3

 

跳空這件事,是我們想要避險的一大因素,有多少次一覺醒來看到美股大漲大跌,而我們部位是反向時的那種感受,真希望能夠有多一點避險,然後準備開盤被巴。

 

但是我們怎會知道開盤會跳空大漲大跌呢? 也可以換句話說,我們怎麼知道美股會大漲大跌呢? 除了一些事件因素之外 (數據公布或FOMC會議等等....前文有稍微介紹過,美元與FOMC會議 ),可以多參考 VIX 。

 

可由網址 http://stockcharts.com/h-sc/ui?s=vix 看到S&P 500 指數期貨的波動程度,如圖。

 

31

 

一般來說,波動率越大,表示盤勢的漲跌幅也會越大,像現在波動率一直掉,那美股的漲跌可能就越小,這樣的話,我們的跳空風險可能也就越小。( 不只跳空,我們的波動率也可能隨著S&P500的VIX跟著變大變小,因素當然是有很多,這只是其中一個。)

 

再來,我們拿VIX和S&P500期貨價格的走勢來比對看看,如圖。

 

32

 

這是2014/9~2015/2這段期間的比對,很明顯用肉眼就看的出來跌勢時VIX上漲,漲勢時VIX下跌,所以人家都說看VIX就可以看出來市場的氣氛如何,是恐慌還是舒緩

 

回到主題,這和選擇權避險有什麼關係?

 

選擇權的Greeks其中一項重要因素Vega就是波動率,我們真正關心的會影響價格的隱含波動率,很可能會跟著VIX的方向走,那由上圖的關係顯示,假如我們的趨勢程式單能夠跟對空頭盤勢時,期貨是空單,那搭配避險的選擇權應該要選空方波動會趨向大的正Vega,避險要作多而且是正Vega值的是,Buy Call

 

另一方面,多頭時趨勢單作多,期貨是多單,搭配的選擇權應該選多方波動會趨向小的負Vega,避險要作空而且是負Vega值的是,Sell Call

 

我們再來用實際例子檢視這個想法,為什麼是這個樣子,在空方時期貨作空單,行情真的下去了又急又快,波動率上升,我們的避險單Buy Call可以因為Vega上升而少輸一點,例如急跌兩百點時,Call價格卻掉沒多少或掉不下去,那我們可以有更多彈性來調整避險的Call。

 

反之,多方趨勢時期作多單,行情慢慢的走上去,波動率下降,我們的避險單Sell Call 可以因為Vega下降而少輸一點,例如今天小漲30點,Call的價格可能只漲一點點或跟本不動,那我們可以有更多彈性來調整避險的Call。

 

這篇紀錄的是偏重選擇權Vega的特性來搭配程式單的避險,因此要再特別注意,到期日要夠久,Vega才有影響效果,所以別用週選,要用月選較適合,另外,雖然這看起來很合理好用,但也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項而已,換句話說,程式交易利用選擇權避險後面還有好幾篇。

 

 

歷史波動率2 - 期間選擇

 

延伸 歷史波動率 這篇文章及讀友synn的疑問 :

價格波動率 也就是 年度化標準差 如何計算

stddev( c[1]/c -1 ,len )*根號 252 ;

這樣對嗎

另外 LEN 要取幾天呢?

 

函數是STDEV(期間內每天的收盤價,有幾個就放幾個),得到的值再乘根號252,就得到年化波動率了。

 

要取幾天,多長多久的期間?這個問題不如先想一下,我們計算得出的這個波動率有什麼意義?

算出來的是10%,這單純的一個數字對我們來說好像沒有感覺,但是我們去算不同期間的來比較就有意思了,假設過去10天收盤價算出來的是10%,然後過去30天算出來的是15%,這就表示了短期的波動率比中期的波動率低,最近的行情變小了

 

利用這短期中期的波動率比較就有用處了,例如策略是突破或趨勢為主,我們當然希望波動是往大的方向,反之,波動往小的方向就去避開它,因此這個策略可以去尋找不同的標的,例如我們去計算每一種指數短中期波動率、或是股票或各種期貨都可以,全部列出來短中長期的波動率狀況來比較,從中篩選出合適這個策略的市場

 

所以,要取幾天?

短期的就5天吧,中期可以20天,長期60天,這沒絕對,你習慣就好。

歡迎繼續討論留言^^

 

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

程式交易利用選擇權避險 – 2

 

先多想想避險是什麼: 我們要的是程式單虧損時能少輸一點,當然我們也要付出一些合理的代價。

 

等等,好像不只是如此,照以上的定義來作避險,那用小台指來幫大台指避險不就好棒棒了,大台輸時小台賺一點回來,大台贏時小台也必定會損失一些,這不就是理想的避險了嗎? 何必搞複雜的選擇權策略來作避險,還可能越避越險?

 

看看小台作避險的損益圖如下。

 

3

 

圖右邊表示用小台作大台的避險,這樣的組合可以讓獲利和虧損同比例縮小,而勝率和盈虧比保持不變。這確實是一個避險的好方法,但有多少人會這樣作呢? 這不就是減碼而已,我們想的避險應該要有更好的效果。

 

是的,要翻一下舊文章了,交易策略評估三項重點中的 交易策略評估-獲利風險比 ,一個組合中若加入不同策略就可能可以提高獲利風險比,使得整體策略品質更好,但是前面說的小台拿來避險後,獲利和風險是同比例減少,也就是獲利風險比是不變的,固定的,而用選擇權來避險則有機會,假如能夠讓獲利不變,風險降低,那獲利風險比就能提升,避險就很有效果了,講白話一點的目標就是,有一個作下去不用賺沒關係,但也不會賠的選擇權策略,拿來作程式交易的避險就會讓 drawdwon縮小。

 

慢著! 目標為什麼不是用一個會賺的選擇權策略來避險,可以增加整體獲利又可以降低drawdown。嗯,當然是這樣子,但有這種策略很困難,如果選擇權策略那麼會賺還拿來避險作啥? 程式交易不要作了,直接押選擇權不就好了。

 

回到主題再來看選擇權先區分買賣方拿來作避險的損益圖效果。

 

5

 

4

 

上圖買方下圖賣方,損益圖形那麼基本不想描述了。避險就是有一得必有一失,買方用獲利時少賺一點去補貼大賠時的風險,賣方用獲利少賺很多去補貼盤整時的小賠,不過這樣講起來有點不公平,因為這損益圖顯示不出勝率的差別。

 

圖右邊的獲利風險目標,作買賣方都是一樣的,加上選擇權避險後,希望可以讓組合獲利不變,降低風險。但下面兩項則是大不同,加了買方後的勝率降低,盈虧比增加;加了賣方後的勝率增加,盈虧比減少

 

這篇就先到這,下次再續了。

 

 

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

程式交易利用選擇權避險 - 1

 

前幾篇廢文太多,該是寫點有營養的東西,針對程式交易利用選擇權避險這個主題作多一些分享。

 

先說好目標程式交易是針對中長期的趨勢策略,如果是短期或當沖的期貨交易對於選擇權避險的需求較小,或有不同作法。而利用選擇權則就是指作Buy方、Sell方、用Call、用Put、或複式合成。

 

當然期貨+選擇權時就是包含轉換的概念 Future = (Strike) + Call – Put,例如: 期貨作多單 + 避險用 Buy Put = Buy Call,那就先來看看人家所說的,選擇權避險以買一點點權利金作保險的效果吧。

 

以下是大家的好朋友,台指半年走勢。

 

1

 

不知道各位是不是看了就討厭,近半年往上追就跌,往下殺了又被軋到,波段單難作死了,下圖把一般的趨勢波段策略可能發生Drawdown的區域圈出來。

 

2

 

每一個小框框都是會巴死人的,若你的程式全是中期一兩百點左右的策略,那就GG了,那回到主題,當作多期貨時買一點PUT避險,或作空期貨時買一點CALL避險,會不會比較好?

 

以像上圖這樣的走勢來說,只會輸更慘,原因是那走勢就仍在一個兩三百點的區間內,程式單翻來翻去的同時,避險單一下買CALL出掉又買PUT出掉,只是賠更多而已。

買一點點的權利金就是比較遠的履約價,當走勢與部位反向時的幅度不夠大,買方權利金甚至可能倒賠,以實例來說,9500買多單時,要買哪裡的PUT? 會買到9300嗎? 那不只20點了,那有人說可以買週選比較便宜,履約價可以買進一點的,嗯,當然是可以,但也可能賠更快就是了,這是之後的一個主題,現在先寫到這。

 

那這例子就假設買9200PUT好了,10點,當行情走勢跌到9350時,多單停損,此時PUT,就看時間來的快和慢,如果是慢慢跌到9350,那PUT可能還是10點,甚至不到10點也很可能,那就沒有避險效果了。反之,程式9350翻空了,買CALL9600的,如果行情慢慢走的話,當空單輸錢時,CALL還是避不了險。

 

上述一大段只是說明買方不一定適合趨勢波段策略的避險,我們要來想在什麼情境之下才適合,那就有很多考慮因素,如:

 

履約價選擇?
到期合約選擇?
與程式單訊號同進同出或持續持有?
是否跟隨市價轉移履約價?
何時轉倉?
部位控制?

 

小短篇出文章,這個主題大約會寫四篇以上,希望讀友會有建議或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