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

交易心理應用於程式交易 - 總和K棒濾網

 

在 四種常見的錯誤判斷 此篇中,J分享過我們到底如何判斷(或評估),然而在快思慢想一書中,有提到一個有趣的研究,可以讓我們應用到交易上面,也許可以有當作濾網的價值。

 

J將研究轉化成交易上的現象,讓我們先看這張台指期1分線圖,判斷兩個問題。

 

  • 請問總和實體k棒長度約為幾點?

  • 請問平均實體k棒約為幾點?


 

總和K棒濾網1

 

不知道讀者是否覺得第一個問題(總和)比第二的問題(平均)難答許多?一般常在看K棒的交易者,可能可以透過上圖大該抓得出來平均實體K也許大約3-5點,但無法馬上把整張圖的K棒長度加總計算,必須透過先想到平均再乘上總共估計約100多根K棒而得出一個總長的估計數字。

 

推究其原因,主要是我們的系統一(直覺辨識),並擅長處理平均數問題,但對於總合運算卻很不行,而又有相關研究發現,當我們在評估類別規模或案例數量時,總和的變相時常被忽略

 

如果我們常忽略,又不容易用眼睛就看出答案,我想也許會是有用的指標,就讓J來幫大家測試一下來觀察,程式碼如下。

 

總和K棒濾網2


 

利用INPUT參數KK來計算回取的K棒數(可跑最佳化)。

透過TL紀錄近40根(本例)K棒高點至低點長度的總和。

RL則紀錄若實體K為上漲,總計其上漲的總和長度。

BL則紀錄若實體K為下跌,總計其下跌的總和長度。

RR在計算,上漲總和長度佔高低點總和長度的比率。

BR則計算,下跌總和長度佔高低點總和長度的比率。

 

若先將簡單的TL放置在圖上,即可成下圖。

總和K棒濾網3

 

可簡單發現 K棒持續上升,表示K棒變長,其時間多數發生在早盤,也許是到了盤中交易量減少,使得K棒的長度減少,而透過這樣日內有周期性的現象,也許可以試著朝當沖的方向思考,因此推想早盤的方向容易是當天順勢交易的方向,而TL則是趨勢強度的指標,當指標夠強(例如突破一個門檻)才值得進場交易。當然口說無憑,眼見也不足為憑,來測試看看績效吧。

 

 總和K棒濾網4


 

利用TLBRY 把變數TIMES(本例09:00)的數值記錄下來,當作是否進場的門檻之後TL必須超過這個值,而且配合J先前寫過通道突破進場的邏輯(回憶請參考 通道突破策略 ),價格突破後進場,因此進場程式碼就改為下圖,增加一個門檻條件在突破進場之前。

 

總和K棒濾網5


績效如下圖,可發現不論多空單獲利都小幅減少,但空單的回檔減少了。

 

總和K棒濾網6

 

當然這樣的結果我們不會滿意,此時我們改為研究多空分開的指標RR(表示上漲總長度佔總長度的比例)與BR(表示下跌總長度佔總長度的比例)。

 

在使用之前,我們一樣來觀察一下他們各別畫出來的圖形如下,其中紅色是RR,綠色線是BR,可以看出當空方主導且強勢的時候BR會不斷上升,反之RR不斷下降,而當時行情則會一路往下,直到行情轉為橫盤震盪或反轉時,RR與BR將出現轉弱或反轉的現象

 

 總和K棒濾網7


 

因此J將進場條件改為如下圖所示,透過分別記錄RR的門檻值RRBRY與BR的門檻值BRBRY來當作進場濾網,之後若要於價格突破後進場,當下的RR或BR值必須先要超過9點所記錄的RR或BR值

 

總和K棒濾網8


績效測試如下。

 

總和K棒濾網9

 

整體勝率提高到超過50%。

 

總和K棒濾網10

總和K棒濾網11

總和K棒濾網12


 

由績效測試表可發現對於多單沒有太大的效果,僅小幅改善,但空單卻有明顯的幫助,不但改善獲利,也減少回檔風險,可能可以推論若要進場作空,K棒趨勢要夠明顯才比較容易獲利

 

 

小結,透過K棒長度的邏輯,J簡單測試了兩個濾網當作示範,似乎可以改善一些錯誤進場的狀況,而關於TL這類趨勢指標的當沖應用,讀者可以繼續延伸研究,畢竟許多現象不是很容易可以從圖中看出關係,例如若TL明顯增加,是否該進場?多空是否有差異?或TL明顯降低,是否該提早出場等。

 

也許有更廣的應用和策略搭配可以思考,例如不限制使用在當沖交易上,將回取K棒拉長,而當TL指標處於近期低檔或高檔,是否可以當作逆勢單的開關? 更甚TL指標是否可以搭配到選擇權策略的應用上? 等等有意思的想法,也歡迎讀者一起來思考討論,日後 J 也會繼續幫大家測試邏輯,示範如何透過增加出場條件的設計,改善績效,使得策略發展逐漸完善。

 

 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